直播節(jié)選
大家晚上好,我是西南大學心理學部教授陳安濤。今晚我報告的題目是認知控制核心過程的神經基礎研究。
認知控制的相關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對我們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個人工作學業(yè)的成功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認知控制是一個比較大的概念,存在諸多不同的說法,每個科研人員的理解可能都略有差別,比如我們講執(zhí)行功能,有些人則稱為執(zhí)行控制。但無論如何,它都存在著些共性,認知控制是一個自上而下的心理過程,是多個過程的綜合;其次我們需要理解它常常在我們需要集中注意的時候表現出來,尤其是當我們使用自動化反應不太能夠解決問題時,它的重要性更加凸顯。總之它對我們實現目標是非常關鍵的,我們可以稱之為目標導向行為的神經認知的基礎。
01沖突適應理論
一般認為認知控制有三個核心過程,抑制控制、工作記憶以及認知靈活性。我們從06年開始做認知控制的研究,在這三個方面都有些工作.我們不是簡單的研究其中某一方面,往往是從一些視角得到一些自己新的理解與思路,然后在每個方面有比較獨特創(chuàng)新的設計。而我們做的是腦科學研究,要理解人腦的機制,所以我們稱為腦科學基本認知能力的研究。
我們要用的方法大概是三種方法,EEG、fMRI以及干預的TDCS。干預的方法有很多,包括TMS和近紅外等,我們也有做一些,我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主要是這三個方法的結果。
首先我們看第一個部分的沖突適應。沖突適應是指在一致性任務的試次序列中,被試在前一試次中經歷沖突后會使其在當前試次中更好的解決沖突的現象。這是一個比較經典的認知控制現象,用沖突適應的研究可以反映認知控制過程的機制。
2004年Science上一篇review的文章中,用圖很清楚的顯示出當前Trial和后一個Trial之間,我們大腦是如何工作的,我們的認知控制過程如何發(fā)生的。這個就理解為沖突監(jiān)測,我們在當前試次發(fā)現了沖突,這時沖突是高的,ACC(大腦中前部的內側)被激活,然后在后一個試次會出現沖突解決提升的過程,對外的一個調用,這個理論是比較經典且建構較完整的。我們想做一個沖突認知控制的過程,是在一個試次,而不是在兩個試次之間的分析。
02新突破
這個是通過腦電的技術來設計一個比較新的任務,當時我們把它稱為部分的沖突任務,可以對沖突的量進行一種調控。這樣的話就可以實現在一個試次當中看到沖突監(jiān)測和沖突控制的兩個過程。從腦電結果來看,因為它有較高的時間分辨率(500Hz),所以我們可以看到N200和P300成分這兩個經典的ERP成分上有相應的這個激活的變化。280MS時差分波主要在額葉中線,270MS時差分波主要在右額葉,那么在右側額頂部有一個激活轉移,從前額部的正中央轉移到右側的外側部,符合沖突監(jiān)測理論的假設。
然后我們做了源定位的分析,源分析表明,240-300ms時間窗內的偶極子定位于ACC(左圖),340-400MS時間窗內的偶極子定位于右dLPFC(右圖)。所以我們認為這是第一次在一個試次里面相繼的發(fā)現了包括沖突監(jiān)測和沖突控制兩個過程的研究。這對我們后面分析ACC和DLPFC腦區(qū)功能的相互作用提供一個基礎,指明了方向。
注:上述內容在征得陳安濤老師同意后,在不改變原意的情況下進行的部分文字整理。觀看完整視頻內容請掃描下方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觀看。
掃描二維碼
觀看完整視頻